13594780353 springy@icloud.com

经典案例

  • 首页
  • 经典案例
  • “九月霜,来年荒”霜降牢记:二赏、三防、四做、五吃,平安过冬

“九月霜,来年荒”霜降牢记:二赏、三防、四做、五吃,平安过冬


2025-04-01 22:48:58


一、“九月霜,来年荒”

随着秋风渐凉,我们迎来了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,它是24节气中的18个节气,同时也是秋天最后的节气,其交节时间为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,今年为10月23日。

这个时节,大自然仿佛按下了暂停键,万物开始收敛起夏日的热烈。冷空气也开始频繁南下,人们将会迎来一个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加大的时节。

民间有“九月霜,来年荒”这一农谚,这句话虽简短,却蕴含着农民对天气与农事关系的深刻洞察。若霜降恰逢农历九月,农民们便会心生忧虑,担心来年的收成。

这是因为,此时的温暖天气可能意味着冷空气的迟到,预示着来年可能出现倒春寒,对农作物的生长构成威胁,以至于来年收获不佳,甚至颗粒无收,成为“荒年”。

今年的霜降时间恰好为农历的九月廿一,很多人担心是否真的会出现“来年荒”?其实大家没必要着急,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,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已大大增强。那些古老的农谚,虽有其历史价值,但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预测力。

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精准的天气预报,我们完全有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,确保粮食的丰收和人民的温饱。

其实,随着霜降节气的到来,很多人也关心着霜降的风俗习惯和讲究忌讳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
二、“一嫁”

在古代,霜降被视为嫁女的好季节。这一习俗,不仅与农业社会的生产周期紧密相连,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。

不管是《周易》还是其他典籍,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一古老传统的由来。而霜降之时,秋收已毕,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筹备婚礼,不用担心嫁娶一事会影响农事耕作。

在霜降这个秋高气爽、风景如画的季节里,带着家人的祝福嫁至婆家,迈入新的人生阶段,符合古人的信仰和现实生活。

三、“二赏”

1、赏红叶

霜降之后,山林间的枫叶、黄栌等树木,在秋霜的洗礼下,逐渐变得五彩斑斓,红得如火,黄得似金,显得十分壮观。

自古就有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美景,此时虽已是深秋时节,但白天登高望远,呼吸新鲜空气,观赏着红叶,让人心旷神怡,忘却尘世的烦恼。赏红叶,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,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。

2、赏菊饮酒

每年九月都会迎来菊花的开放,特别是这个时节更是有“霜打菊花开”的说法。

“九月霜,来年荒”霜降牢记:二赏、三防、四做、五吃,平安过冬

此时,菊花已进入盛开期,很多人都会外出赏菊。菊花作为一种不畏严寒、傲霜斗雪的花朵,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。

在古代,菊花被视为高洁、坚韧的象征,人们常常通过赏菊、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
这一天,很多地方还会举办菊花会,一朵朵菊花争奇斗艳,香气袭人,让人沉醉其中,流连忘返。人们聚在一起,赏菊品酒,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闲适与雅趣。

四、“三防”

1、防秋郁

随着昼长夜短的变化,以及气温的回落,人们的情绪也容易出现波动,甚至产生抑郁情绪,这就是所谓的“秋郁”。

为了预防秋郁的发生,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多参与户外活动、与人交流等有助于提升情绪的活动。

2、防秋燥

一提到“秋燥”,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那是夏天的事儿。其实不然,霜降虽寒,但干燥之气依旧不减。这时候的干燥,咱们称之为“凉燥”。

它不像夏日的“热燥”那样炽烈,却更加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的身体。皮肤开始紧绷,嘴唇干裂,喉咙也时常感到干痒不适。这时候,降燥就成了头等大事,可以多喝一些菊花茶,清肝去火,也可吃上时令果蔬,如梨、苹果、白萝卜等,以滋养身体,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。

3、防秋寒
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霜降之后,这句话更是应验得淋漓尽致。早晚温差大,稍不留神,寒气就会趁机而入,让你感冒咳嗽,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疾病。

特别是家中的老人和小孩,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,更需要我们细心呵护。

这时候,保暖就成了重中之重。及时添衣,不要为了风度而失了温度。早晚出门时,不妨多带一件外套,以备不时之需。

晚上睡觉时,也要盖好被子,防止寒气侵扰。此外,还可以通过泡脚、艾灸等方式来驱寒暖身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
五、“四做”

1、祭祖

自古以来,祭祖便是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。霜降时节,人们不约而同地踏上归途,或远或近,只为在祖先的坟前献上一束鲜花,焚烧几张纸钱,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。

这一行为,不仅仅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,更是对家族根脉与文化传承的坚守。

2、送“芋鬼”

在南方,至今还流传着“送芋鬼”的习俗。这一天,人们用石头堆成塔形,点燃柴火,待瓦片烧红后,再放入芋头烫熟。

随后,人们将烧红的瓦片或石头丢到村外,寓意着将一年的晦气、霉运都随之送走,迎来新一年的喜庆。

3、拔萝卜

霜降之后,早晚温差逐渐加大,正是萝卜品质最佳、口感最甜的时候。因此,许多地方都有霜降拔萝卜的习俗。

如果拔的晚了,随着气温降低,萝卜可能会被冻坏,其品质口感都会大大下滑。

拔萝卜不仅是一项农事活动,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。在田间地头,人们一边劳作,一边谈笑风生,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和自然的馈赠。

4、腌菜

正所谓“霜降百草枯”,此时菜园里的蔬菜已基本枯萎,但正是这样的季节,北方家家都会忙着腌制酸菜等过冬食物;而在南方,人们则腌制“雪菜”。

腌菜的过程虽然繁琐,但当一坛坛色泽诱人、酸爽可口的腌菜摆在桌上时,所有的辛劳都化为了满足和幸福。

六、“五吃”

正所谓“一年补百样,不如补霜降。”的确,随着天气日渐寒冷,我们的身体也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抵御严寒,而食补无疑是最直接的方式,主要包括以下“5吃”。

1、吃柿子

一提到霜降,怎能不提那满树的柿子?金黄的柿子挂在枝头,就像一盏盏小灯笼,照亮了秋末的寒意。这时候的柿子,不仅色泽诱人,口感更是绝佳。吃柿子不仅爽口,更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,甜甜蜜蜜。

2、吃牛羊肉

随着气温的下降,牛羊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。羊肉性温,是抵御严寒的佳品,喝上热气腾腾的羊肉,让人回味无穷。

而在广西玉林等地,人们还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,认为这样可以补充能量和热量,让身体整个冬天都暖暖和和的。

3、吃芋头

在南方部分地区,霜降吃上芋头有着“避凶迎吉”的寓意,芋头不仅寓意美好,营养价值也极高,是秋季进补的好食材。无论是蒸着吃、炖着吃还是做成各种甜品,都能让人回味无穷。

4、吃鸭子

在闽南等地,霜降时节有吃鸭子的习俗。此时的鸭肉质鲜美,且性凉味甘,不易上火。秋天吃鸭子,既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,又不会因为过于燥热而伤身。

5、吃兔肉

兔肉有着“荤中之素”的说法,其营养价值不言而喻,而霜降正是吃兔肉的好时候。

相比其他肉类,它的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且易于消化,是追求健康饮食人士的理想选择。无论是红烧兔肉、清蒸兔肉还是麻辣兔丁,都能让你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收获健康。

总得来说,霜降的习俗和讲究比较多,随着霜降临近,就算再忙也不要忽略了这些老传统,平安一整年,大家有什么看法呢?

Vue零基础入门必看!3小时从安装到写出第一个应用(新手必藏)

Vue零基础入门必看!3小时从安装到写出第一个应用(新手必藏)

2025-04-01 21:11:13

 导读: 全网最直白的Vue入门指南!避开90%新手踩过的坑,图文+代码保姆级教学 核心1:Vue为什么能成为前端顶流?✅ 3大杀器 响应式:数据变页面自动更新(告别手动DOM操作) 组件化:像搭积木一样开发(效率提升300%) 渐进式:可以从简单页面扩展到大型项目 框架选型避坑指南 小团队/新项...

“百变女神”王乐君

“百变女神”王乐君

2025-04-02 22:03:57

王乐君,1984年出生于天津,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表演系,现为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演员,中国内地女演员。2005年,王乐君出演首部商战悬疑剧《底牌》,正式出道。2008年,王乐君与王学圻、侯勇等人合作出演了战争情感剧《七十七封阵亡通知书》,饰演常玉兰,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等待已经牺牲的爱人,而他却始终...